面对生活和虚无的生命,很多时候都只能默默忍受,即使生活上有再多的苦难,无言似乎已经是对刻下的生活状态做出最好的回应。在《都灵老马》继续探讨自身对“末世论”的关注,以黑白的画面,流动的长镜头和极少的对白来呈现人类在苦无出路的生活中挣扎求存的无奈。诉说了面对生活的平淡,苦难和无常,尽管死亡是人生终极的尽头也要保守生存的意志。
电影一开首是黑幕,旁白述说了哲学家尼采在都灵街头遇到一匹老马不愿行走而被主人鞭打,他上前阻止抱住老马哭说着:我受着苦难的马兄弟啊!回家之后便病倒,自此疯癫十年然后去世。然后电影便出现以中近和对准镜头来拍摄老人在急风劲草之中向老马挥鞭,老马不断向前跃进黑白的画面,配上流畅的移动长镜头,在浓重的弦乐陪衬下,令这幕流动的画面极为震撼动容。
电影以尼采晚年疯颠的故事作为引子,然后开始老马,老人和他女儿六日以来的生活,而这“六日”也指涉到上帝用六日来创造世界的宗教故事。老人与女儿每天劳动过生活,而这个“老”,当中也包括老马,老屋,老病伤残(老人受伤的右手),老是狂风呼啸等等的老日子。日常老事,诸如老人的女儿每朝起床走过刮起的风沙打井水,帮老人更衣,老人喝果酒,女儿到马槽喂马铲粪,老人坐着看窗,两人以土豆作晚餐,帮老人更衣,熄火睡觉,一天便结束。两人六天以来的生活老是重重覆覆,默然地过活,而重覆的日常影像像重复喃念岁月流长的艰苦。
在电影中,父女两人不时在屋内遥望窗外的风景,恍似是想望自己的人生困苦,他们看似自由地生活,但在充满生存的枷锁底下,竟有是那么不由自主地继续每天乏味的生活,故只能静待生命种种的无奈,好像第二日前来向父女借酒的男人说:“他们终于来了,世界会被毁灭”道出末世降临的暗示;第三日一群前来借水的吉卜赛人叫女儿跟他们去美国,女儿说不会跟他们走;承接第四日女儿发现井水干涸,老人与女儿执拾细软带着老马离开老家,可悲的是他们在草坡上消失不久,却又从地平线上出现折返返回来,回家安顿后生活依旧;第五天,日子一如最初两人对坐吃土豆,甚至后来突然灯火灭尽,没水没火似乎应验了末世的到来,父女二人纵然经历几番波澜,挣扎反抗过后都没有带来任何改变,相反只能守在屋里默默迎接生活的艰难。
他们折返家那日,女儿如常坐在屋内看窗,镜头此时由远至近地向屋外那扇窗慢慢推进,这一幕的画面凝结了千言万语,那扇窗就像是父女二人一生的牢笼,叫他们永远拖着生存的担子,甩不掉生命的虚无与苍凉,终其一生逃不出去也不能离开,自此世界更昏暗无光,没有明朗的出路,甚至外面终天的风啸沙尘,也与他们无关,老人依然每天会用左手粗暴地挖开树皮,一掌捏碎土豆再洒盐巴呼呼吃着,而女儿则细细地捏碎土豆呵气地吃。
贝拉·塔尔以哲思式的影像,细腻的画面调度和敏慧的电影语言,对末世和生存之间的缝隙造成现实又理性的叩问,面对世界毁灭或生活痛苦之时生存意志从电影的六日生活当中,赤裸地发现现实中求存的悲苦景况,而在等待人生终结之前有必要经历多番残酷的挣扎,诉说了生存必然要承受各种苦难这种“自然”的人生命定。
老马从第二日开始不愿走动,甚至拒绝进食,老马的疲弱与充满苦难的生存景况除了是延续尼采故事中那匹老马的后来,也是映照老人与女儿那枯燥乏味却又不由自主的生活。然而,老人和老马都是通过劳动来维持生存和生活的基本,老马不愿劳动即使等于老人的生活受到威胁,而实际上也有维持生命必需的依存关系。
而他们有时同样都处于挣扎求存的困苦之中,但不同的是,来到没水没灯的第六日,老人仍然顽固地抓紧生活苦难的尾巴,坚持吃喝劳动来面对生活的无可奈何,也劝女儿怎样也得吃(因为当初女儿劝老妈总要吃一样),这对比于女儿和老妈以拒绝进食来应对生命的绝望,反而是在一片惨淡的悲观中略见一丝求存的挣扎。
尽管人的起始始终败都围绕死亡,穷途末路当前也得生存亦得过活,那怕身后留下一地的风沙与荒凉。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作品来源于互联网,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更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有对本站内容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邮箱: kejiquan@vip.qq.com 会在第一时间处理。丨本文信息:科技圈 » 这部冷门的高分电影,99%的人都没看过!但却隐喻着尼采为何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