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共识”正式出炉!构建新时代乡村规划师制度

11月7日,首届成都市特色镇(街区)建设和川西林盘保护修复规划设计方案全球征集活动总结会暨新时代全国乡村规划师制度高端对话在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举行,特邀嘉宾、优秀乡村规划师、优秀方案规划设计单位代表等数百人齐聚一堂,共话乡村振兴。

表彰优胜方案,总结首届经验!

第二届征集活动蓄势待发

按照“国际范、天府味、可落地”的原则,首届成都市特色镇(街区)建设和川西林盘保护修复规划设计方案全球征集活动最终评选出了14个专业组优胜方案、10个公众组获奖方案,活动现场首先对首届活动获奖方案进行颁奖。

主办方表示,首届活动评选出的优秀方案价值导向多元,兼顾创意设计、原生保护、特色产业、文化融合,下一步,将组建专业的服务团队、建立首届活动落地实施工作推进机制、加大规划保障力度,助推优胜方案落地实施。

同时,主办方在现场向各大优秀规划设计单位、团队,独立设计师、爱好者们发出邀请,希望大家深度参与首届活动优秀方案的深化完善以及实施落地,并踊跃参与第二届征集活动,创作出更多传世精品。

据悉,在狠抓落地的同时,第二届成都市特色镇(街区)建设和川西林盘保护修复规划设计方案全球征集活动也已进入筹备阶段。第二届将在首届基础上,严格筛选,在“有资源”“有基础”“有支撑”的基本要求下,寻找更多生态文化自然资源本底良好、交通条件好、沿乡村振兴示范走廊、有实施主体的优质特色镇和川西林盘,再次面向全球进行规划设计方案征集。通过征集活动,连点成线、聚点成片,蓝绿交织,以大地景观单元构筑大美成都乡村。

全国首创!

十年探索,共话乡村振兴

与会嘉宾依次前往五星村、道明竹里、南岸美村参观,感受独具魅力的乡土风情。随后,嘉宾们共同参与新时代全国乡村规划师制度高端对话,重庆、杭州、临沂、珠海等地的城市代表与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的专家学者共聚成都,回顾并展望成都乡村规划师制度。

乡村规划师制度,始于2010年。成都在总结统筹城乡实践和”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经验的基础上,率先在全国创立乡村规划师制度,开始向乡镇派驻乡村规划师。截止目前,全市先后公开招募了九批乡村规划师,共470余人次,实现了乡村规划师管理的全域满覆盖。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乡村规划师由区(市)县政府按照统一标准招聘、征选、选调和选派并任命的乡镇专职规划负责人,从专业角度为乡镇政府开展规划编制、建设项目把关,为规划实施监督提供意见和建议,对乡镇建设项目进行规划技术把关,乡村规划可谓真正接了地气。

据统计,十年来,成都市乡村规划师制度共参与规划审查的项目将近1800项,提出建议2000多份,代表乡镇政府组织编制规划1565项,完成灾后重建、异地扶贫搬迁、土地整理等聚居点建设项目783个,参与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建设217个,协调解决基层矛盾922项、协助编制规划管理文件13项,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镇村规划成果。

同时,乡村规划师驻镇开展工作,促进了镇政府规划职能的具体落实,乡村地区的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农村规划建设人才匮乏、乡村规划编制质量不高、脱离乡情、落地难、实施走样等突出矛盾得到了有效改善。

不断完善!

十年打磨,分享成都模式

乡村规划师是规划引领乡村发展的关键技术队伍,活动现场对2010-2020年间成都市十佳乡村规划师进行了表彰。自首创乡村规划师制度以来,已走过十个年头,十年间,成都如何实现乡村规划师制度从首创到完善?如何为乡村振兴贡献成都智慧?十年磨砺,成都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成都模式如何推广到全国?会上,成都交出了“秘密武器”——“1573”成都模式。所谓1573,即1个定位、5大渠道、7大职责、3大保障的整套“成都模式”,基于管理学3W1H方法的思考,按照制度设计的普遍模式,明确了乡村规划师制度,为什么做、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

谈及具体如何吸引乡村规划师来蓉,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其核心就是“引才、育才、聚才、留才”,要厘清职责定位,拓宽招募渠道,创新运行机制。那么如何确保乡村规划师“招得好、用得好、激励好、培育好”?又有哪些成都经验值得借鉴?

首先,成都探索了一套高效的管理机制。通过 “市级归口、属地管理、市县联动”的管理制度,区(市)县市局和乡镇各部门间协同合作,共同参与乡村规划师的日常管理及统筹管理工作。同时建立人才招募机制,通过社会招聘、机构志愿者、个人志愿者、选调任职和选派挂职等多种渠道招募乡村规划师,聘用期为2-4年,确保人才队伍的专业化。

其次,成都建立了一套健全的工作机制。乡村规划师小组对辖区内重大项目初审把关,全程参与乡村规划建设,串联起规划编制、审批、实施、核实等环节,收集村民意愿、征求村民对规划设计方案的意见,为规划部门、设计单位、基层政府、广大农村群众之间架起沟通和交流的桥梁。同时协助编制镇国土空间规划、村规划,充分发挥乡村规划师集体智慧。

据统计,乡村规划师平均每周驻镇工作时长32小时,长期与村组干部、村民深度沟通,有效化解基层矛盾,助推乡村振兴规划落地实施。

重磅发布“成都共识”

建立新时代中国乡村规划师制度

现阶段,以成都乡村规划师制度为蓝本的乡村规划师制度已遍地开花,上海市、重庆市、杭州市、南京市、临沂市、珠海市等地已先后实施乡村规划师制度。并且在活动现场,重磅发布了“成都共识:建构全国乡村规划师制度”。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规划实施学术委员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以及成都、珠海、重庆、临沂、杭州等多地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城乡规划与管理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四川大学三所高校,向大家发出倡议,创建新时代中国乡村规划师制度:即践行生态文明思想;明确职责定位;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建立岗位基本职责;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充分赋能授权;加强对话交流。大力倡导“乡村规划师+”模式,以乡村规划师为桥梁,引导高校师生、投资业主、乡村工匠、艺术家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缔造美丽乡村。

据了解,新时代中国乡村规划师制度建设,正积极探索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8项乡村规划师职责体系,即是农民利益的守护者、规划决策的参与者、规划编制的组织者、规划初审的把关员、实施过程的指导员、乡镇规划的建议人、基层矛盾的协调员、乡村规划的研究员。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认为,当前我国的乡村规划工作正面临着巨大的需求和挑战,现有的理论与方法难以适应乡村发展的需求。乡村规划师是将新发展理念传导实施的最后一公里,是在推进乡村规划学术进步和城乡融合发展进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因此,要充分发挥乡村规划师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既上传下达,也下勤上达,引导政府、村民、投资业主多元共治参与,探索一条乡村发展的共荣共享模式。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作品来源于互联网,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更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有对本站内容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邮箱: kejiquan@vip.qq.com 会在第一时间处理。丨本文信息:科技圈 » “成都共识”正式出炉!构建新时代乡村规划师制度

相关推荐

    暂无内容!